董事陈怀亮报导
丰永大三邑祠堂所在的荷兰连道,数十年前还是客家人的坟山,承载着许多上了年纪的乡亲的宝贵回忆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中,政府还未征用这块土地之前,这里是一片寂寥的山野之地,只是在清明时节,坟山才热闹起来。也因为如此,这里野草丛生,长得如人一般高度,遮盖了散布在山上的坟墓,而且蚊虫滋生,每年一次前来坟地的客家乡亲,必须与自然现象较劲一番才能完成祭祖的任务。
在我的记忆中,我们一家三代数十人,一大清草抵达坟地边缘之后,便开始忙着清除野草,务必辟出一条小径,才能走到祖父等人的墓地,经常还得顶着大太阳,有几年还冒着大雨。
这是名副其实的扫坟,虽然环境不如今日的三邑祠,但这是我们家人每年期待的活动;既可表达对过世先辈的缅怀,又可联系家族成员的感情。同时,在坟山上客家乡音处处可闻,让人感受到同乡情谊的温暖。我们当年还是年少孩子,上山祭祖犹如野餐和远足。在五十年后的今天,那份野趣和情谊还历历在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