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家书法家黎省三

书法是华人艺术的最高形式之一,其艺术完全体现于书法的节奏、线条与结构,以传达书写者的思想感情与表现线条的抽象美为目的。书法不单是一种艺术,还是华人的生活方式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优雅的书写令人倾目与赞叹;而难看的字体受人质疑与鄙视。所以在华人社团里,领袖们传统上都善于书法,在适当的场合甚至还很乐意展示一下他们的书法技巧。

        新加坡华人社团领袖黎省三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传统华人领袖。

        黎省三(1902-1999),祖籍广东省丰顺县。少壮时由中国南来,于柔佛士乃经营“谈天书局”,后因时局动乱,举家迁徙新加坡定居。

       黎省三从小就热爱书法,但却没有受过正式的书法教育,但却勤于练习,可说是自学成功的。他擅长楷书和隶书,尤其是楷书更是四平八稳,字体饱满有劲。因此许多商家与团体都喜欢用他的楷书作招牌字。

        他长期为招牌业公司书写招牌,如“兴记栈公司出入口商”便是。芽笼32巷的丰顺会馆大厦和武吉班让客属公会就是他的手笔。

        他最得意的杰作,莫过于发展银行和发展金融的招牌字了。

        1931年出生,曾任丰顺会馆董事逾二十年的张浪辉(1931年出生)在一篇回忆黎省三的文章中提到,根据黎省三儿子黎辉光的透露,大约1980年代,新加坡发展银行在报章刊登广告征求中华书法作该银行招牌字用途,黎老写了四个楷书体的字静悄悄地邮寄应征;据说当时该行收到的稿件非常的多,结果黎老压倒了群雄,仅他一人的楷书被该银行录用了。继后黎老接到该银行的书面通知,并附来2000元润笔费。

        这深具意义的收获,在黎老先生的晚年里,除了给他无限的鼓舞外,也增添了他生命的异彩。大约又一年后,该银行集团为基业务多元化而增设金融业务,为求其子公司的招牌字和母公司的字体统一化,据黎辉光乡贤说,其所知悉后来的发展金融招牌字,是通过一家广告公司和黎老先生接洽的,几天后黎老把“发展金融”楷书交给该公司,结果其书法作品同样地仍被有关金融公司所录用。

     黎省三生前被誉称为“新加坡丰顺人的书法之宝”。为纪念其生前功绩,丰顺会馆于2006年特出版了其遗著《笔耕之路》,列为《文化艺术系列丛书》之一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