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新加坡和中国正式建立邦交三十周年,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开展了一些纪念活动,但因为新冠疫情笼罩,纪念活动低调,至今没引起太大注意。
在新中两国正式建交之前,两地人民的联系和渊源远远超过三十年。来自丰顺和中国南方各地的第一代先辈,包括我们的祖父母,多数是在一个世纪前来到这个南洋小岛落地生根。到了21世纪初的今天,已经是四五代人了,从落地生根成了落叶归根。
小时候常听祖母回忆她丰顺老家生活的点滴,印象最深的是她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的国共内战;她年幼时一直处于逃避炮火和军人的状态,当日军、蒋军和毛军来到村镇时,一家大小都得跑到深山里躲藏。我十分好奇她当年躲藏是那座山,也希望一天能够走到这座山去回溯先辈的足迹,去追寻那个动荡时代留下的事迹。
新中建交纪念是回顾历史的好时机,希望更多年轻一代对寻根产生兴趣,让两地深厚的乡情得以延续。我们会馆组织了很多丰顺探寻之旅,意义深远。
在国家的层次,李光耀先生和邓小平先生那一代领导人,为两国的外交奠立深厚的基础,两地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上开展了很多合作和交流项目。李先生生前走访中国三十多次,与中国领导人交流发展经验,并且目睹中国走出文化大革命,进行改革开放,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 我们可以预见两国加深联系,也可期待我们与先辈家乡的情谊开花结果。
新加坡丰顺会馆董事:陈怀亮报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