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丰顺的小篇章

南洋理工大学生:范嘉惠报导

很荣幸能够到访新加坡这所创立于1873年,拥有140年历史的丰顺会馆。

到访的那一天,会馆生气勃勃,委员们有些开会,有些准备会议结束后的茶点。大家在忙碌中,不忘迎接我这个陌生人,让我很快的就融入他们的大家庭。

接受访问的黄淼权副会长及几位丰顺会馆的妇女组委员代表, 让我更加了解该馆从以前到现在所扮演的重要角色, 及它在民间多面性的贡献。据黄先生透露,以前丰顺会馆的规模不大,但是参与的人数却很多。主要是因为早年的移民到新加坡来的时候,举目无亲,来到新加坡,不知道往哪里去找生活的时候,都是靠会馆帮忙的。当时移民的同乡要漂洋过海前, 都会有人以书信的方式,为这些新客联系会馆,他们在上岸以后,就会有人去接他们,把他们带到会馆暂住,并为他们安排好工作。以前的工作都是有包住宿的,他们就可以离开会馆自立谋生。除此之外,会馆也会为较年轻的单身会员找伴,让他们可以在这里成家立业。由此可见,会馆可说是当时新客们的衣食父母。殖民地政府管制下的新加坡,医疗设备短缺,大家也不敢看西医,会馆便会为大家提供中医医疗服务。为了积极推动本地子女教育,会馆也领导本地社群,开办学校,在教育这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我问黄副会长会馆的未来动向。黄副会长坦言,今日的会馆已没有昔日那些多面性的任务了,可是他依然相信,只要大家有坚决的信念,要把会馆传承给下一代,会馆还是有它该扮演的角色。我访问的几位妇女组的委员,大家都热情的谈到她们怎么为会馆注入新生命。大家在笑声中,畅谈了她们主办的活动:这包括了唱歌,烹煮美食,还有义卖会。大家笑声连绵,可见得各种活动,虽让大家忙得不亦乐乎,但是也乐在其中,体现了大家对会馆有着深厚的感情。大家很开心的提到,活动增强了会员们的凝聚力,众人的努力,也成功吸引了更多新的、年轻的会员加入。

历史变迁,会馆早期在新加坡的重要性,或许已被很多人遗忘。但是丰顺会馆那些深具时代意义的历史贡献,是后人感到非常骄傲的。希望通过会员们现在的努力和热忱,能够继续体现出先辈的苦心与无私的奉献,让丰顺会馆的精神长存不朽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